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也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期。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让我们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健康。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其抵抗力极强,耐低温;75%酒精、免洗洗手液都无法灭活它;能在物体表面存活2周,在水中存活2个月以上。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
主要症状
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平时要收纳好食物,不吃被苍蝇、蟑螂等虫害污染过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才能吃;不吃变质、生腌的食物。
2.勤洗手:督促或帮助孩子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外出时可使用免水洗手液。
3.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家庭成员如果感染了诺如病毒,一定要避免接触孩子;出现诺如病毒感染病状时,尽量让孩子停课休息。
4.诺如病毒耐酸、耐热、耐冷,对酒精、肥皂有一定抵抗力,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30分钟可灭活该病毒。
5..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6.保证充足睡眠,不挑食,从而增强自身免疫力。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
持续性干咳,夜间咳嗽加重,多伴有显著咽痛,偶有胸痛。发热超过38.5℃且持续时间较长,伴有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
预防措施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在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的疾病。其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急起高热、发寒和出汗、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头痛、持续干咳、流鼻涕或鼻塞、咽喉疼痛。
预防措施
1.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流行季节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注射。
6.病毒性感冒流行期可服中药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主要症状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预防措施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儿童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
主要症状
咳嗽、咳痰、胸痛及呼吸困难;发热多为长期低热,午后或傍晚体温升高;盗汗、乏力、消瘦。
预防措施
1.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2.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
3.积极治疗结核病,尤其是复治患者应尽早开展药物敏感试验。
4.强化筛查,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进行主动筛查。
5.接种卡介苗。
水痘
水痘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释放含有病毒的飞沫;水痘患者的疱疹液体中含有大量病毒,疱疹破裂时液体中的病毒会污染周围的物品,他人接触后可能感染。
主要症状
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较少。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这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
2.避免接触:在水痘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与潜在感染者的接触。
3.保持卫生:经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
流行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症的传染病,主要经由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
主要症状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2.接种疫苗: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手足口病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主要症状
为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尤其是在如厕后和准备食物前。
2.清洁和消毒可能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如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
3.加强隔离、控制传染源,实施居家隔离治疗和留观隔离措施。
4.接种灭活疫苗。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吃熟食、喝开水。
个人防护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勤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规律作息,保证足够的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不喝生水、不吃生食,是预防病从口入的重要措施。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提高自身抵抗力;一旦发现身体异常及时报告家长或老师。
校园教育
在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各类传染病防治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卫生防范意识;积极开展丰富的课间活动,努力增强学生体质。
家庭保障
当孩子出现发热、皮肤皮疹水疱、腮腺疼痛肿大、呕吐腹泻等症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通知班主任孩子身体不适的原因及就诊结果。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清洁厨房、卫生间等易受污染的空间,减少病原传播机会。除此之外,带孩子科学接种疫苗最大程度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积极学习了解卫生防疫知识,树立流行症的防病意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校园传染病流行与传播。
供稿:王浩然
校对:张忠福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