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至善学校

>学校首页>德育安全>德育安全>内容详情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致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 2024-11-19 11:11 发布单位: 滕州市至善学校 浏览量: 407 【公开】

安全取暖  温暖过冬

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您好!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刺激性,很难被人察觉,一旦中毒,危害极大。在此,我们希望您能和我们一起,做好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工作。我们精心为您准备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知识,请您查收!

 

 

01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煤烟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02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燃烧煤炭

燃烧煤炭取暖、烧炭火锅等,煤炭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如果房间密闭,通风不畅,很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IMG_264

2.使用燃气热水器

有些家庭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了洗浴间里,燃气不完全燃烧,如果时间过长,一氧化碳容易蓄积,加上天冷关窗,通风不畅,导致中毒发生。还有个别小的理发店,空间小,燃气热水器放在了室内,同样容易发生中毒事件。IMG_266

3.汽车废气

有些人喜欢在车里开着空调睡觉,而此时汽车发动机怠速空转时,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的废气,废气通过汽车的空调入风口进入车内,引起中毒发生。

IMG_268

 

 

 

03

中毒症状及后遗症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 。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和后遗症。

一氧化碳的后遗症

中、重度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或去大脑强直。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性脑病。IMG_269

04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怎么办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紧急救援。

2.松解衣扣,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如发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做体外心脏按压。

3.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有条件应立即转医院高压氧舱做高压氧治疗。

IMG_270

还要注意:在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内,千万不要用任何电器,否则容易引起爆炸!

 

 

05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1. 用煤炭取暖的住户,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排烟排气良好。空气湿度大、气压低的天气应格外注意,室内门窗不要封闭过严。

IMG_271

2.使用管道煤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

3.不要在密闭的室内吃炭火锅、点炭火盆。

IMG_272

4. 不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长途行车,开内循环,定期开窗通风。

IMG_273

5.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禁止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洗浴房间内。应将其安装在洗浴房间外靠近窗户的地方或室外。尽量使用烟道式燃气热水器,且对燃气热水器和排气扇要经常进行检查维护。

IMG_274

6. 有条件的在有一氧化碳毒源的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安全无小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供稿:安监处   孔晓光

 


主办单位: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鲁ICP备05024170号-1
技术运营支持: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服务邮箱:service@asred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632-5501722     举报邮箱:tzdjz@163.com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