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要求,我们设置了“教材建设笔谈”专栏,旨在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教材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一起来看专家的观点——
程岭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教材建设是教育大事,也是国之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这是党的代表大会首次对教材建设工作作出明确指示,表明了教材建设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教材建设要注重大概念引领、大单元组织和大任务设计。
一是大概念引领。“大概念”是位居学科和跨学科知识体系中上层的那些概念,是那些少而精的、能够反映学科本质的、能够将学科关键思想和下层知识有机关联起来的特殊概念,主要是指那些代表学科/跨学科的观念理念、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概念。大概念虽然具有隐蔽性、默会性,但是却具有超强的知识统整能力,不仅能够统整学科知识,而且可以建立跨学科的高通路连通和高层次迁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概念。因此,教材建设应着力挖掘大概念、整合大概念和融入大概念,即由大概念来引领。
二是大单元组织。“大单元”是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科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或专题、话题、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整体。核心素养培养是新时代教材建设的核心旨趣,而且这种核心旨趣的实现需要新的教材样式的支撑。也即,打破传统教材以小单元为主的编制样式,转向以大单元为主的新型编制样式。这是因为,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视域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应是跨(小)单元的,甚至是跨学科的,这往往需要以某一两个大主题为统领,着眼更高的目标,站在更高的平台,基于更大的视角来编制。而大主题、高目标、高平台、大视角的实现都指向了大单元。质言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教材建设上组织多元化的大单元体系。
三是大任务设计。众所周知,教材建设既需要抓好学生“学”的内容,又需要抓好学生“习”的任务,只有两者协同、循环往复,才能构成完整的学习闭环。“学”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大概念引领和大单元体系中,而“习”的任务还需要大任务设计的有力支撑,两者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大任务”是存在于某一学习单元/循环节中的,能够统领、驱动整个学习进程的核心任务,其往往可以被分解细化为一个个结构化的子任务/活动而贯穿学生“习的环节”。除了具有高度的统摄性之外,大任务还具有鲜明的高阶性特点,能够刺激学生的认知基模循着“低阶”到“高阶”的路径不断地优化嬗变,进而促进深度学习和结构化学习。为此,教材建设需要在大任务设计上着力,通过设计科学而严谨的大任务来实现教材内容与形式的迭代升级。(程岭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于课程教材研究所
作者:程岭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