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8日,山东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研修班在威海市文登区举办。研修班以“共建共享共生——新时代教联体建设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突破”为主题,由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山东成人教育协会威海协会、威海市文登区教学研究中心承办,威海市文登区南海高级中学协办。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吕玉刚;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孙永泗;山东省教育厅原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原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会长张兴民;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原公使衔参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理事会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高级项目专家,原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王治芳;威海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存宝;文登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晓瑜;全省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相关部门人员180余名参加研修班。研修班先后由山东成人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赵立辉和刘兆东主持。
开班仪式上,张兴民为“教联体”集群、山东家长大学共同体、家委会联盟、家庭教育指导名师、校家社协同育人名校长、家庭教育指导专家等7个“云端・聚力工作坊”授牌。王治芳宣读了“云端・聚力工作坊”成立通知。
全省“教联体”集群工作坊落户滕州市和市至善学校,省家庭教育指导名师、滕州市至善学校校长王桂桐作为工作坊主持人,承担起全省范围内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常态化协同、引领的重任。
在此后的研修学习中,张志勇分享了“数字化助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赋能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专题报告;吕玉刚深入解读“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孙永泗做《“教联体”建设的山东探索》专题报告;杨进、王芳、王治芳等分别从国际视野、社会视角、教育视角解读了教联体建设内涵、目标与路径。
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枣庄市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泰安市岱岳区教育和体育局、枣庄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烟台市招远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聊城市东昌府区光明小学、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中心幼儿园分别为“教联体”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山东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研修班课程进入第二天的案例教学环节,威海市荣成市教学研究中心和威海市文登经济开发区小学展示了家校沟通的艺术;枣庄市滕州市至善学校校长王桂桐展示了教联体建设的实践经验。王桂桐校长以学校联盟为例,以“创建资源联盟 践行协同育人”为题,详细介绍了“教联体”集群工作坊建设路径与探索,得到好评。
在实地考察环节,研修班学员们共同观摩了文登区“教联体”建设的实践成果,耕读小镇、现代化工厂、现代化农业、“国球舍”和文化馆等丰富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展现了家校社协同聚能的创新做法。
研修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研修主题及内容契合自身痛点,专家解读及案例分享收获满满。从多方面实现了突破:省内外专家与一线实践者深度对话;内容覆盖协同育人全链条;参与者涵盖不同教育群体;理论与实践高效转化;通过工作坊搭建起常态化协同平台。这为山东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注入动力,也标志着山东在构建高质量教育协同生态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转载于“山东成人教育协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