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转瞬即逝,八月悄然而至,亲爱的同学们,随着蝉鸣渐渐稀疏,愉快的暑假也将过半。为了让大家顺利度过剩余假期,送给大家几个温馨小提醒:这份八月专属指南,帮你稳稳拿捏剩下的假期!
假期安全不“放假”
八月高温持续,雷雨增多,安全隐患也暗藏变化,请家长们务必盯紧这些重点:
• 防溺水再升级:午后高温时段避免去野外水域,即使在正规泳池,也要让孩子保持在视线范围内;遇到雷雨天气,远离河道、池塘等易积水区域,以防意外。
• 高温防护要做好:外出活动避开正午暴晒时段,给孩子备好防晒帽、冰袖,随身携带饮用水,谨防中暑;空调房温度别低于26℃,避免孩子频繁进出温差大的环境感冒。
• 居家安全无小事:雷雨天气提醒孩子远离窗边、电器插头;吃剩的食物及时冷藏,避免夏季食物中毒;孩子独自在家时,重申“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原则,可约定特殊情况的联系暗号。
• 出行安全记心间:自驾出游时,儿童必须使用安全座椅,未满12岁不坐副驾驶;乘坐公共交通时,看管好随身物品,不在上下车时追逐打闹。
剩余假期巧安排
避免“前松后紧”或“宅家躺平”,八月可以试试这些有节奏的活动:
• 短途“微旅行”走起:挑个周末,带孩子去周边的湿地公园、乡村民宿或科技馆,既能避开长途奔波的疲惫,又能让孩子在自然或新知中放松身心。比如观察夏日植物、体验农事采摘,都是不错的选择。
• “小目标”清单收尾:暑假初立下的flag还记得吗?八月正是冲刺的好时机——比如读完3本书、学会游泳换气、坚持每天练30分钟钢琴。和孩子一起复盘进度,调整节奏,成就感会翻倍。
• “家庭责任日”上线:每周设定一天,让孩子当“小管家”,负责倒垃圾、整理餐桌、规划晚餐菜单(家长辅助)。在动手过程中,孩子能体会到“被需要”的价值,也能减轻家长的负担。
• 兴趣“深耕”而非“赶场”:如果报了兴趣班,八月可以减少“打卡式上课”,多留些时间让孩子自由发挥——学画画的不妨带他去公园写生,学乐器的可以尝试合奏一首简单的歌,让兴趣从“任务”变回“乐趣”。
亲子沟通有技巧
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亲子间或许多了些默契,也可能藏了些小摩擦。八月用这几招,让沟通更顺畅:
• 用“具体赞美”替代“你真棒”:孩子帮忙做家务后,不说“你真乖”,而是“你今天主动擦桌子,连桌角的污渍都擦掉了,妈妈看到了你的细心”——具体的肯定能让孩子更清楚自己哪里做得好。
• 聊“小事”比讲“大道理”管用:饭后散步时,别急着问“作业写了吗”,可以从“今天看到一只超胖的猫咪,你觉得它每天都在想什么”这类轻松话题切入,孩子放松了,才会主动聊起学校、朋友的趣事。
• “换位思考”化解矛盾:如果孩子沉迷手机,别急着没收,试试说“妈妈知道你玩游戏很开心(共情),但一直盯着屏幕眼睛会累,我们约定再玩20分钟,之后一起拼乐高怎么样(替代方案)”——先接纳情绪,再解决问题。
• 留“空白时间”给彼此:家长偶尔也需要“喘口气”,可以和孩子约定“各自专注时间”:他拼积木,你读本书,互不打扰。结束后再分享彼此的成果,距离感反而会让亲子时光更珍惜。
如发现孩子长时间无法自行调节,请主动与班主任、成长导师沟通交流;如果有需要,可与学校心理老师联系,或向其他专业心理成长中心求助。
学校心理教师:
张老师 13616327799
李老师 18866694599
赵老师 13561184785
李老师 13863240776
全国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 12355
最后想对你说:假期的放松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就像候鸟总要归巢,校园里的课堂、操场和小伙伴们,都在悄悄盼着你的安全归来。科学安排剩余假期,调整好状态,带着暑假里积攒的快乐和成长,在新学期自信、从容、健康返回美丽的至善校园!
— END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